關于催眠術,你知道多少?
催眠催眠法術曾經被稱爲麥斯麥術。麥斯麥是一位奧地利的醫生。他有一種很特殊的治療方式:用一催眠治療法個大橡木桶,裏面裝上鐵屑等,讓病人坐在木桶周圍,木桶放置在一個幽暗、四面有鏡的房間內,室內充滿神秘的氣氛。麥斯麥本人則身著特殊、奇異的服裝。經過這種治療,很多患有頑疾的病人病愈了。
這種治療方法當時轟動了巴黎,同時引起科學界特別是醫學界的反對。當時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命令成立一個包括大化學家拉瓦希和美國駐法大使本傑明·富蘭克林在內的調查委員會。調查委員會認爲病人的痊愈不是由于所謂的麥斯麥說的動物磁流,而是由于病人的“想象”。由于麥斯麥本人也無法解釋這一現象,所以在科學界看來,他是一個江湖騙子。他只好被迫離開巴黎,終身沒能得到科學界的理解和承認。
猶如馮特將心理學帶進實驗室從而獲得新生一樣催眠療法,將催眠帶入科學殿堂的是一個叫詹姆士·布雷德的人。他被稱作是催眠術的創始人。“催眠術(hypnotism)”一詞就是由他提出的。他是一位嚴肅的醫學家。1841年一位名叫拉封丹的人在曼徹斯特公開表演麥斯麥術。布雷德當時在場,開始他指責拉封丹是騙子。但他仔細觀察並用針刺被試者,發現被試者並沒有産生痛的反應,其他觀察到的種種現象也催眠方法使布雷德轉而承認這一事實。
但他並不相信這種作用是施術者的神奇力量引起。他從生理學角度研究這一現象,認爲是大腦額葉部位的疲勞産生了這些效果。
從布雷德提出麥斯麥術的生理學解釋後,催眠術逐漸被醫學界接受,並且作爲一個生理學和心理學問題開始引起科學界的重視。
揭示“身心關系”
那麽現代心理學界對催眠及催眠狀態的解釋究竟是什麽呢?當代的一些催眠理論,大體分爲兩大類。
一類被稱作變更的意識狀態理論。這類理論認爲催眠狀態與其他意識狀態有本質的區別。對于普遍意義上的催眠狀態,大家認爲是一種類似于夢遊的狀態。比如你將要睡著但還沒有睡著的狀態,這是很自然地進入的。另一種是由他人導入的,催眠師運用科學的方法,將被催眠者帶入一種潛意識的狀態。
還有一類理論被稱作非變更的意識狀態理論又稱懷疑理論,認爲催眠狀態與正常意識狀態並沒本質的區別,用通常我們熟悉的心理學知識就可解釋催眠現象。
催眠可以在特殊狀態下讓一個人的“知”與“行”分離。比如催眠師將被催眠者帶入催眠狀態後,你讓他做加法,一加一等于多少?他當然知道等于二,但如果催眠師暗示他說,二這個數字根本不存在。那麽,他只可能說出二之催眠課程外的一個數字。這就是行動與知覺的分離。
事實上,大衆在實際生活中接觸到清醒的催眠有很多。比如廣告,有些廣告讓你産生了想買某種東西的需要,這可以說是廣告催眠了你,事實上這就是廣告心理學;又如電影,電影中的一些情節讓你哭,讓你笑,就是一種類催眠狀態。
但如果演變爲被人利用的,産生惡性的效果,就非常的危險了。比如接到電話,說在某某地方被莫名其妙消費了多少錢,你開始緊張起來,這就是被催眠的開始。
屢禁不止的傳銷也是利用催眠以達到其邪惡的目的。把人禁锢在某一個特殊的場所,收掉手機,不能和外界聯系,周圍都是傳銷的人,身處其中的人們,很多就喪失判斷力。再往大處講,曆史上的邪教及發動戰爭的軍事組織,大至希特勒、墨索裏尼,小至奧姆真理教的麻原、人民聖殿教的瓊斯,他們在一定意義上都利用了人性本質中的弱點達到其邪惡的目的。
可見催眠術是把雙刃催眠教學劍,只有很好地深入研究才能避免它的危險。
在催眠狀態下,主試通過不同的暗示語甚至可以讓被試産生正幻覺和負幻覺。正幻覺是指讓被試知覺到客觀上並不存在的東西,如聞到並不存在的香味,聽到並不存在的聲音等。負幻覺是指讓被試把本來實際存在的東西當作並不存在。
此外,“身心關系”的問題在催眠中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催眠是以較爲直觀、較爲明顯的方式向我們展示出了心身之間的相互作用。
比如通過催眠暗示能止痛、治療牛皮癬和去除疣。前蘇聯的普拉托諾夫等報告說暗示被催眠者吃了許多糖,此後他們的血糖增高了20%~30%。還有催眠暗示能引起皮膚燙出水泡。盡管有些只是來自臨床的報告,還需進一催眠學園步證實。但催眠情況下的心理暗示可以對生理産生影響這一事實卻被大家公認。
博主好站推薦:
- Jan 09 Mon 2012 14:11
關于催眠術,你知道多少?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